塔斯馬尼亞州

365bet娱乐场 📅 2025-08-10 06:02:39 👤 admin 👁️ 8611 ❤️ 540
塔斯馬尼亞州

塔斯馬尼亞州聯邦州

旗幟徽章在澳大利亞的位置其他澳大利亞州份與領地坐標:42°S 147°E / 42°S 147°E / -42; 147國家澳洲首府荷巴特政府 • 類型君主立憲制 • 行政機構塔斯馬尼亞州政府面積 • 總計90,758 平方公里(35,042 平方英里) • 陸地68,401 平方公里(26,410 平方英里) • 水域22,357 平方公里(8,632 平方英里)面積排名(第7)最高海拔 (奧薩山[1])1,617 公尺(5,305 英尺)人口(2021年8月) • 總計557,571人 • 排名(第6) • 密度7.79人/平方公里(20.2人/平方英里) • 密度排名(第4)時區UTC+10州生產總值(2014-15)28,207百萬澳元(第7)•人均44,011澳元(第8)參議院議席12/76/76眾議院議席5/151/150郵政簡稱AUISO代碼AU網站www.tas.gov.au

荷巴特

塔斯馬尼亞州(Tasmania,/tæzˈmeɪniə/;palawa kani:Lutruwita[2]),簡稱塔州,是澳大利亞唯一的島嶼州,原名范迪門地(Van Diemen's Land,又譯萬迪門蘭[3])。該州位於澳洲大陸東南方約240公里處,隔巴斯海峽與維多利亞州相望,行政範圍包括主島塔斯馬尼亞島(世界面積第26大島)及周邊千餘小島[4]。根據2023年統計,全州人口約57.3萬,為澳洲人口最少的州份,首府荷巴特為最大城市,約40%人口居住於大荷巴特地區[5]。

塔斯馬尼亞陸地面積68,401平方公里(26,410平方英里),為澳洲面積最小的州份。該州以自然環境保護完善著稱,約42%土地被劃為保護區,其中21%屬世界自然遺產「塔斯馬尼亞荒野」範圍,涵蓋全球最大的溫帶雨林之一及第四紀冰川遺跡[6]。其生態價值促使全球首個環保政黨「聯合塔斯馬尼亞團體」於此成立[7]。經濟上以旅遊業、農業及水產養殖為主,葡萄酒、海鮮(如鮑魚、扇貝)及乳製品為重要出口產品[8]。

歷史上,塔斯馬尼亞原住民(自稱Palawa或Pakana)於約11,700年前因海平面上升與澳洲大陸隔離[9]。19世紀初英國殖民時期,原住民人口因「黑色戰爭」及疾病從數千人銳減至近乎滅絕[10]。現今原住民語言帕拉瓦卡尼語(palawa kani)由塔斯馬尼亞土著中心於1990年代重建,融合已消亡的東部及東北部塔斯馬尼亞語系詞彙[11]。

歷史[編輯]

自然前史[編輯]

在約10,000年前的最近一次冰河時期末段以前,塔斯馬尼亞島是與澳洲大陸連接的。冰河時期的結束使溶雪化成的水淹蓋了兩岸交接之地,形成了巴斯海峽。

原住民[編輯]

主條目:塔斯馬尼亞原住民

塔斯馬尼亞原住民是現時已知塔斯馬尼亞最早的居民。原住民人口約5,000至10,000,並有九個部落。但隨著疾病感染,在1833年減至300人。一般認為,楚格尼尼(1812-1876年)是最後一名所知的塔斯馬尼亞原血統原住民,不過也有指范尼·高恩·史密夫(1905年歿)才是其人。

歐洲人發現[編輯]

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發現此島的歐洲人是荷蘭探險者阿貝爾·塔斯曼,時為1642年11月24日。他以荷屬東印度總督安東尼·范·迪門之名將其命名為范迪門地。1777年,詹姆斯·庫克船長抵達此地,與日後的許多歐洲航海家為這島嶼添設極富色彩的名字。

阿貝·塔斯曼還於1642年發現了塔斯馬尼亞南部的布魯尼島(Bruny Island)。此島和塔斯馬尼亞本島之間由當特勒卡斯托海峽(英語:D'Entrecasteaux Channel)和風暴灣(Storm Bay)隔開。1792年法國探險家布魯尼·讓·恩特卡斯土克勘測此島並以其命。

1790年左右,英國人登陸本島;1825年,這裡從新南威爾斯州獨立出來,成立行政和司法部門;1853年以前,范迪門斯地都被用作流放地,尤其是首府荷巴特東南的亞瑟港,關押著上千的犯人;1856年,本島開始實施自治,改名為塔斯馬尼亞;1901年,澳洲聯邦成立,塔斯馬尼亞加入,成為聯邦的一州。

華人採礦[編輯]

19世紀末,清朝晚期,大批華裔勞工乘船輾轉至塔斯馬尼亞採礦,主要集中在東北部的小鎮史考茲戴爾(Scottsdale)。據稱,外來的華人還因利益問題在一條小橋上與本地人發生了一段小衝突。其中大部分華裔成員在結束工作後返國,餘下的小部份則先後遷居墨爾本等地。華裔礦工遺下的簡單居屋、碗盤,甚至數座華人墳墓,成為歷史學家考証的根據。如今,作為發展旅遊業,該鎮重整了華裔礦工的遺址,稱之為「錫龍的足跡」。[12]

地理[編輯]

主條目:塔斯馬尼亞州地理

塔斯馬尼亞州全州管轄範圍包含主島北邊的金島及費蓮達島;鮮見於澳洲地圖的麥戈利島,位於次南極地區,也屬其地域。

經濟[編輯]

美國海軍租用了Incat Tasmania(Incat)製造的雙船體HSV-2「褐雨燕」(英語:HSV-2 Swift)(Swift)作為非服役實驗船計畫的一環。

傳統而言,塔斯馬尼亞重要的經濟產業有礦產業(鐵、銅、鋅、錫、鎢)、農業、林業、旅遊業。不過,逐漸這些行業的情況也有所轉移,比如礦產、羊毛需求下降。

塔斯馬尼亞有著蓬勃的葡萄酒業,有產品率先為澳洲引起了國際注意。塔斯馬尼亞本身較低的氣溫,能使出產的葡萄酒有別於澳洲其他區域的出品。全州有110多間葡萄園,約200間釀酒廠,種植葡萄種類有Pinot noir、Chardonnay、Riesling、Cabernet Sauvignon、Merlot、Shiraz等。

食物企業方面,塔斯馬尼亞出產鮑魚、大西洋鱒魚、扇貝、淡水螯蝦等海鮮;金島聞名於出產精品乳酪和奶類製品。

雙船體造船公司 Incat Tasmania(Incat)在經歷了許多波折後也成為了塔州的成功例子之一,其客戶包括美國海軍。

從事林業的根斯公司(Gunns Limited)是塔州擁有最多雇員的公司之一,砍伐樹木並出口大量木碎。根斯申請起建的「鐘灣紙漿工廠」自曝光於社會後一直引起辯論,受到塔州綠黨和環保主義者的反對,並觸發2006年超過6,000人的示威遊行。

夏季是旅客的高峰期。就以2008年夏季而言,計有70艘遊輪到訪塔斯馬尼亞,其中荷巴特36艘,旅遊新熱點伯爾尼21艘,帶來旅客85,000。[13]

塔斯馬尼亞精神號,攝於墨爾本港(英語:Port Melbourne, Victoria)內。

東邊沿海的酒杯灣

塔斯馬尼亞空拍

塔斯馬尼亞地圖

塔斯馬尼亞地形圖

錫礦場

流越塔乎因森林的候恩河(Huon River)

塔斯馬尼亞州布魯尼地峽處的楚格尼尼像

塔斯馬尼亞大學

赫伯特醫院

文化娛樂[編輯]

塔斯馬尼亞擁有的文娛節目,包括運動賽事、文學、音樂及表演藝術、美食、視覺藝術。以具標誌性的聯邦廳為基地的塔斯馬尼亞管絃樂團,以及獲ARIA提名的南方福音合唱團,IHOS歌劇團都是塔州有名的項目。

項目

節目內容和地點

日期

Hobart Comedy Festival荷巴特喜劇節

展示澳洲各地喜劇的才華

一月

MONA FOMA

澳洲最大私人藝術博物館及Salamanca藝術中心舉辦的音樂及藝術項目

一月

Cygnet Folk Festival希格尼民族音樂節

南塔州的希格尼天鵝小鎮舉行的藝術嘉年華

一月

Australian Wooden Boat Festival澳洲木船節

朔羅芬灣

二月

Southern Roots Festival南方草根節

音樂節

復活節週末

Scrap Pack Challenge手木挑戰

開放給所有塔州學校

2010首學期

Targa Tasmania

分段拉力賽車賽事

四月末至五月初

Agfest農業節

北塔州舉行的農業節

五月初

10 Days on the Island島上十天

在多地點舉行的藝術節

六月,兩年一度

Antarctic Midwinter Festival南極冬節

有關南半球冬季日照時間將增長的節

六月

Music for the Mission

世上最盛大的問答賽

九月初

Royal Launceston Show

朗塞士頓

十月

Royal Hobart Show

荷巴特

十月

Taste of Tasmania

在荷巴特莎拉曼卡(Salamanca)召開的夏日美食節

聖誕節至元旦

Sydney to Hobart Yacht Race雪梨至荷巴特帆船賽

雪梨至荷巴特的帆船賽

十二月二十六日開賽

Falls Festival

在塔州馬里恩灣舉行數天的流行音樂節

十二月二十九日至一月一日

體育[編輯]

塔州人李奇·龐丁(英語:Ricky Ponting)(Ricky Ponting)曾分別在2002和04年成為澳洲國家板球隊和單日國際賽(英語:One Day International)(One-day International, ODI)代表隊的隊長。

塔斯馬尼亞在主流的澳式足球、板球、曲棍球等運動中,都佔一席地位。2028年,塔斯馬尼亞袋獾將加入澳洲澳式足球聯盟。

教育[編輯]

塔斯馬尼亞大學是澳大利亞歷史第四悠久的大學,乃使用沙岩構成校園主體建築的「沙岩大學」之一,校史逾百年。塔大分佈在荷巴特、朗瑟士敦和西北部,註冊學生超過2萬(2007年),其中海外留學生4,200人。留學生之中,最多來自中國,佔60%;其次來自馬來西亞,佔16%。[14]

塔斯馬尼亞其他大專學校還包括澳洲海事學院(於2008年與塔州大學合併)和塔斯馬尼亞理工(Tasmanian Polytechnic,前身為塔斯馬尼亞技術與高等教育學院(TAFE Tasmania))。

運輸交通[編輯]

航運[編輯]

基於其分隔於澳洲大陸的地理,八十多年來塔斯馬尼亞和澳洲大陸都有固定船班通航。由最早期的汽船,直至1985年塔州政府旗下的TT-Line購買了開抵墨爾本和伯爾尼的船隻「Abel Tasman」。1993年換上更大的「塔斯馬尼亞精神號」(Spirit of Tasmania),並於1998年試驗租用國際雙體船公司的船隻增加服務和補充空缺。

2002年,已故前州長占姆·培根下的塔斯馬尼亞政府從希臘買來兩航經過翻新的渡輪,取名「塔斯馬尼亞精神一號」(Spirit of Tasmania I)和「塔斯馬尼亞二號」(Spirit of Tasmania II),加頻兩岸通船。新政策顯著地刺激了當地旅遊業發展和經濟增長。自此每晚都有開通墨爾本-伯爾尼二地的船,並於旺季加駛日間航班。

兩艘新渡輪開行後,面對高度需求,州政府遂於2003年宣佈再購入「塔斯馬尼亞精神三號」(Spirit of Tasmania III),與其姊妹船同型但體積略為小一點,三號主通雪梨至德文港的航線。然而,陸續來自低成本航空公司的競爭使州政府在2006年宣佈中止該船的運作。

空運[編輯]

塔斯馬尼亞的主要機場是荷巴特國際機場和朗塞斯頓機場。兩城之間並無直通商業航班。飛抵的地點包括雪梨、墨爾本(Tullamarine)、墨爾本(Avalon)、布里斯本,視乎航空公司和所在機場而定。

服務塔斯馬尼亞的航空公司包括澳洲航空、捷星航空(屬澳洲航空旗下)、欣豐虎航(屬新加坡航空旗下)、維珍澳洲航空,以及塔斯航空(英語:Tasair)(Tasair)和塔斯馬尼亞航空(英語:Airlines of Tasmania)(Airlines of Tasmania),後二者主要是飛航附近島嶼和偏遠地帶的航線。

特有動物[編輯]

袋獾(又稱塔斯馬尼亞魔鬼)

袋狼(已於1930年代絕種)

塔斯馬尼亞蛙

知名城鎮及景點[編輯]

荷巴特(首府)

朗瑟士敦 10.4萬人

伯爾尼

德文港 8萬人

亞瑟港

羅斯

里奇蒙

布魯尼島

溫格拉斯灣

搖籃山

戈登壩

塔胡恩空中走道

聖佳爾湖

無處可去(Nowhere Else)

地方政府自治體[編輯]

閱論編塔斯馬尼亞州最大地方政府自治體來源:2016人口普查[15]

排名

區域

人口

排名

區域

人口

1

朗塞斯頓市

朗塞斯頓

65,274

11

布來頓區

荷巴特

16,512

2

嘉蘭士市

荷巴特

54,819

12

休恩谷區

東南部

16,199

3

荷巴特市

荷巴特

50,439

13

索雷爾區

東南部

14,414

4

格蘭諾奇市

荷巴特

46,253

14

華塔-溫亞德區

西北與西部

13,578

5

金伯勒區

荷巴特

35,853

15

北中部區

中部

12,822

6

德文港市

西北與西部

24,696

16

拉特羅布區

西北與西部

10,699

7

西瑪區

朗塞斯頓

22,718

17

德文特谷區

東南部

10,021

8

中央海岸區

西北與西部

21,362

18

圓頭角區

西北與西部

7,926

9

民德谷區

朗塞斯頓

19,572

19

喬治城區

朗塞斯頓

6,764

10

伯爾尼市

西北與西部

18,895

20

多塞特區

西北與西部

6,617

都會區[編輯]

排名

都會區名稱

2016人口[16][17]

1

荷巴特 SUA

204,010

2

朗塞斯頓 SUA

84,153

3

德文港 SUA

29,381

4

伯爾尼-溫妮雅 SUA

26,490

5

阿爾弗斯通 SUA

14,151

知名人士[編輯]

埃羅爾·弗林(Errol Flynn),演員

西蒙·貝克(Simon Baker),演員

瑞秋·泰勒(Rachael Taylor),演員

瑪麗·唐納遜(Mary Donaldson),現任丹麥王后

理察·弗拉納根(Richard Flanagan),作家

彼得·斯克爾索普(Peter Sculthorpe),作曲家

里基·龐廷(Ricky Ponting),板球手

克里斯·古爾丁(Chris Goulding),籃球員

參見[編輯]

塔斯馬尼亞原住民

澳洲島嶼列表

參考文獻[編輯]

^ LISTmap (Mount Ossa). Tasman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Primary Industries and Water. [6 October 2007]. [失效連結]

^ Tasmanian Aboriginal Centre – Official Aboriginal and Dual Names of places. tacinc.com.au. [2022-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30).

^ 世界名著之旅:小人國和大人國. 新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8. ISBN 962-08-2365-6 (中文(繁體)).

^ Islands. Geoscience Australia. 2014-05-15 [2021-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3).

^ 3218.0 – Regional Population Growth, Australia, 2016–17: Main Features.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18-04-24 [2018-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3).

^ Complete National Parks and Reserves Listings. Tasmania Parks and Wildlife Service. 2014-01-29 [2021-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 Howes, Michael. United Tasmania Group (UTG).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5-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1).

^ Estimated full time employment | Tasmania | economy.id. economy.id.com.au. State Growth Tasmania. [2021-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1).

^ Separation of Tasmania. National Museum Australia. [2020-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9).

^ Horton, David (編). The Encyclopedia of Aboriginal Australia. Canberra: Aboriginal Studies Press. 1994.

^ About palawa kani, the language of Tasmanian Aborigines. Tasmanian Aboriginal Centre. [2024-07-24].

^ ahc.gov.au. Section A - Background - A brief overview of Chinese life and heritage places in Australia - Introduction. [2008-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07) (英語).

^ The Mercury. Burnie's cruise crown|Tasmania News - The Mercury - The Voice of Tasmania. [2009-01-11] (英語).

^ University of Tasmania. MIRU - University of Tasmania - University Statistics 2007. [2009-01-11] (英語). [失效連結]

^ ERP by LGA (ASGS 2018), 2001 to 2018 – 100% data.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19-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1).

^ Latest population figures: Top 50 largest cities and towns in Australia in 2016. .ID.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19-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6).

^ Advanced search.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19-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1).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塔斯馬尼亞州(分類)

維基導遊上有關塔斯馬尼亞州(英文)的旅行指南

閱論編 澳洲一級行政區6 州

新南威爾斯州(NSW)

昆士蘭州(QLD)

南澳州(SA)

塔斯馬尼亞州(TAS)

維多利亞州(VIC)

西澳州(WA)

3 內領地

首都領地(ACT)

傑維斯灣領地

北領地(NT)

6 外領地

亞什摩及卡地爾群島

印度洋領地( 聖誕島(CX)

科科斯(基林)群島(CC))

珊瑚海群島

赫德及麥當勞群島(HM)

諾福克島(NF)

澳洲南極領地

前屬領地

巴布亞(1902–1949)

諾魯(1920–1968)

新幾內亞(1920–1949)

中澳洲(1927–1931)

北澳洲(1927–1931)

巴布亞紐幾內亞(1949–1975)

分類

主題

專題

閱論編太平洋島嶼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

福克斯群島

四山群島

安德烈亞諾夫群島

拉特群島

尼爾群島

科曼多爾群島

千島群島

大千島群島

小千島群島

其他島嶼

庫頁島

莫涅龍島

尚塔爾群島

約翰島

卡拉金斯克島

韋爾霍圖羅夫島

阿拉卡姆車臣島

伊特格蘭島

聖勞倫斯島

迪奧米德群島

聖馬修島

普里比洛夫群島

金島

努尼瓦克島

斯圖爾特島

聖邁克爾島

貝斯博洛島

巴甫洛夫群島

舒馬金群島

塞米迪群島

奇里科夫島

科迪亞克群島

奧古斯丁島

卡爾金島

蒙塔古島

欣欽布魯克島

亞歷山大群島

海達瓜依

鄧達斯群島(英語:Dundas Islands)

波徹島

皮特島

班克斯島

和克斯柏立島

大公主島

金島

國王島

溫哥華島

發現群島

海灣群島

聖胡安群島

西太平洋西北太平洋主要群島(東亞島弧中段)日本列島

本州

四國

九州

北海道

甑島列島

天草群島

男女群島

肥前鳥島(日語:鳥島 (長崎県))(群島)

五島列島

九十九島

平戶島

生月島

度島(日語:度島)

的山大島(日語:的山大島)

對馬島

壹岐群島

鷹島

福島(日語:福島 (長崎県))

玄海群島(日語:玄海諸島)

彥島(日語:彦島)

巖流島

青海島

見島(日語:見島)

隱岐群島

大根島

能登島

佐渡島

粟島

飛島

渡島小島

渡島大島

奧尻島

天賣島

燒尻島

利尻島

禮文島

海驢島

春國岱(日語:春国岱)

小鵜居島

鵜居島

湯沸島(霧多布島)

嶮暮歸島

大黑島

氣仙沼大島

出島(日語:出島 (宮城県))

陸前江島(日語:江島 (宮城県))

金華山(日語:金華山(宮城県))

網地島(英語:Aji Island)

田代島

松島(群島)

江之島

初島

伊豆群島

淡島(日語:淡島 (沼津市))

神島(英語:Kami-shima)

三河大島(日語:三河大島)

愛知三島

答志島(英語:Tōshijima)

菅島

坂手島(英語:Sakatejima)

志摩諸島(含賢島(英語:Kashiko Island)、間崎島(日語:間崎島)等)

鈴島(日語:鈴島)

紀伊大島

沼島

友島

群島

淡路島

家島群島

小豆島

直島群島

鹽飽群島(英語:Shiwaku Islands)

笠岡群島(英語:Kasaoka Islands)

藝予群島

防予群島(英語:Bōyo Islands)

笠戶島(日語:笠戸島)

黑髮島(日語:黒髪島)

大津島(日語:大津島)

向島(日語:向島 (佐賀県))

大津島(日語:大津島)

姫島(日語:姫島 (大分県))

日振島(日語:日振島)

戶島(日語:戸島 (愛媛県))

保戶島(日語:保戸島)

大入島(日語:大入島)

戶島(日語:戸島 (愛媛県))

伊島(日語:伊島 (阿南市))

出羽島(日語:出羽島)

沖之島(日語:沖の島 (高知県))

島浦島(日語:島浦島)

大隅群島

吐噶喇群島

小笠原群島

南鳥島

沖之鳥島

琉球群島

奄美群島

沖繩群島

宮古群島

八重山群島

大東群島

臺澎群島

臺灣本島

澎湖群島

釣魚臺列嶼

北方三島

基隆嶼

和平島

龜山島

獅球嶼

三仙台

綠島

蘭嶼

小蘭嶼

安平島

漁光島

旗津島

小琉球

西北太平洋其他島礁屬俄羅斯

葉甫根尼婭皇后群島

里姆斯基柯薩科夫群島

朝鮮半島島嶼朝鮮西海岸

鴨綠江口諸島

威化島

薪島

緋緞島

黃金坪

盤城列島

身彌島

椵島

牛里島

大和島

椒島(韓語:초도 (서해))

韓國西海岸

西海五島

江華島

永宗島

德積群島

德積島

靈興島

格列飛列島

安眠島

外煙列島

古群山群島

仙遊島

十二東波島

蝟島

加沙群島

新安

蒙特內哥羅群島

蒙特內哥羅島

紅島

韓國南海岸

珍島

莞島

所安群島

所安島(韓語:소안도)

盧花島(韓語:노화읍)

甫吉島(韓語:보길도)

楸子群島

南海島

閒山島

巨濟島

濟州周邊

濟州島

加波島

馬羅島

其他

鬱陵島

獨島

中國北方諸島長山群島

大小長山島

廣鹿島

海洋島

獐子島

石城島

大王家島

屬山東廟島群島

南北長山島

大小蒙特內哥羅島

砣磯島

大小竹山島

大小欽島

南北隍城島

崆峒列島

養馬島

劉公島

田橫島

靈山島長江口島嶼

崇明島

長興島

橫沙島

九段沙

其他

遼寧菊花島

河北曹妃甸

山東江蘇爭議前三島

江蘇蘇岩礁

江蘇日向礁

浙江島嶼舟山群島

舟山島

普陀山

金塘島

朱家尖島

桃花島

蝦峙島

六橫島

中街山列島

岱山

岱山島

衢山島

長塗諸島

秀山島

嵊泗

馬鞍列島

泗礁山諸島

崎嶇列島

屬寧波

大榭島

梅山島

韭山列島

半招列島

檀頭山

南田

高塘島

漁山列島

屬台州

東磯列島

台州列島

一江山島

大陳島

松門

玉環

雞山

海山

屬溫州

洞頭

靈昆島

大北列島

北麂列島

南麂列島

七星列島

福建島嶼屬寧德、福州

大嵛山

馬祖列島

琅岐島

白犬列島

海壇島

江陰

屬莆田

南日島

烏坵

湄洲島

屬泉漳二府

廈門島

金門島

烈嶼

鼓浪嶼

大嶝島

紫泥

東山

廣東、港澳島嶼粵東島嶼

海山

南澳

達濠島

南澎列島

香港島嶼

香港島

大嶼山

青衣

鴨脷洲

珠江口、伶仃洋島嶼

內伶仃島

外伶仃島

萬山群島

橫琴島

高欄列島

澳門

氹仔

路環

江門、陽江島嶼

川山群島

南鵬列島

海陵島

湛江島嶼

南三島

東海島

硇洲島

新寮島

南海諸島

海南島

葛婆群島(英語:Cát_Bà_Island)

白龍尾島

東沙群島

西沙群島

中沙群島

南沙群島

富國島

崑崙群島

高龍島

戈公島

閣骨島

閣昌島

沙美島

小珊瑚島

閣派島

閣道島

帕岸島

閣沙梅島 (素叻他尼府)

閣沙梅島 (羅勇府)

停泊群島

熱浪群島(含熱浪島)

刁曼島

馬來群島大巽他群島

婆羅洲(以及勞特島、塞布庫島、馬亞卡里馬塔島、卡里馬塔群島、石峇迪島、奴奴干島、打拉根島、納閩島等)

蘇門答臘島(以及魯帕島、望加麗島、巴東島、直名丁宜島、朗桑島、門多爾島、卡巴那島、圖康伯西群島等)

新加坡島(以及烏敏島、德光島、裕廊島、聖淘沙等)

蘇拉威西島(以及塔勞群島、桑義赫群島、托吉安群島、邦蓋群島、塞拉亞群島、沃沃尼島、穆納島、布頓島、卡巴那島、圖康伯西群島等)

廖內群島

爪哇島

馬都拉島

巴韋安島

康厄安群島

邦加島

勿里洞島

納土納群島

阿南巴斯群島

林加群島

小巽他群島

峇里島

珀尼達島

龍目島

松巴哇島

莫約島

科莫多島

林卡島

弗洛勒斯島

索洛群島

阿勒群島

阿陶羅島

松巴島

薩武群島

羅地島

帝汶島

西南群島

勒蒂群島

塞馬塔群島

巴巴群島

塔寧巴爾群島

菲律賓群島

呂宋島

維薩亞斯群島

民答那峨島

巴拉望島

民都洛島

巴丹群島

巴布延群島

蘇祿群島

摩鹿加群島

摩羅泰島

哈馬黑拉島

巴占群島

奧比群島

蘇拉群島

布魯島

斯蘭島

利亞瑟群島(包含安汶島、薩帕魯阿島等)

班達群島

戈龍群島

瓦圖貝拉群島

卡伊群島

阿魯群島

南太平洋玻里尼西亞島群端點

極北:夏威夷群島

極南:紐西蘭群島

三王群島

北島

南島

斯圖爾特島

斯奈爾斯群島

極東:復活節島或薩拉戈麥斯島

其他組成島嶼

中途島

強斯頓環礁

埃利斯群島(吐瓦魯)

東加群島

法屬玻里尼西亞

馬克薩斯群島

社會群島

土亞莫土群島

南方群島

紐埃島

克馬德克群島

薩摩亞群島(分屬薩摩亞和美屬薩摩亞)

托克勞群島

庫克群島

萊恩群島

鳳凰群島

強斯頓島

瓦利斯及富圖納群島

皮特肯群島

查塔姆群島

美拉尼西亞

新幾內亞島/巴布亞島

拉賈安帕特群島

斯考滕群島

亞彭島

俾斯麥群島

索羅門群島

當特爾卡斯托群島

特羅布里恩群島

伍德拉克島

路易西亞德群島

托列斯海峽群島

聖克魯斯群島

萬那杜群島

新喀里多尼亞

諾福克島

斐濟群島

密克羅尼西亞

馬利安納群島(分屬北馬利安納和關島)

加羅林群島(分屬帛琉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馬紹爾群島

威克島

諾魯島

吉爾伯特群島

其他島嶼

塔斯馬尼亞島

弗諾群島

金島

韋塞爾群島

格魯特島

威爾斯利群島(英語:Wellesley islands)

聖靈群島

珊瑚海群島

弗雷澤島

豪勳爵島

袋鼠島

火地群島

彼得一世島

亞歷山大一世島

奧克蘭群島

坎貝爾島

邦蒂群島

安蒂波德斯群島

麥夸里島

東太平洋

海峽群島

瑪麗亞群島

瓜達魯普島

聖貝尼托群島

納蒂維達島

雷維利亞希赫多群島

克利珀頓島

科科島

大薩卡特島

埃爾蒂格雷島

孔查圭塔島

梅安格拉島(西班牙語:Meanguera)

奇拉島

科伊瓦島

珍珠群島

高格納島

馬爾佩洛島

加拉巴哥群島

普納島

奇洛埃群島

喬諾斯群島

馬格達萊納島

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

德斯文圖拉多斯群島

蒂布龍島

安赫爾德拉瓜爾達島

塞德羅斯島

幽靈島

瑪麗亞·特里薩礁

埃內斯特·勒古韋礁

木星礁

沃楚西特礁

尼姆羅德群島

斯溫斯島

梅西島

多爾蒂島(英語:Dougherty Island)

珊迪島

洛斯渣甸群島

中鳥島

黑體為較大的島嶼斜體為主權爭議島嶼澳大利亞島更常被認為是次大陸。

權威控制資料庫 國際

FAST

VIAF

WorldCat

各地

西班牙

法國

2

BnF data

2

加泰隆尼亞

德國

以色列

美國

瑞典

日本

捷克

澳洲

地理

MusicBrainz area

人物

Trove

2

其他

IdRef

42°10′46.88″S 146°38′43.83″E / 42.1796889°S 146.6455083°E / -42.1796889; 146.6455083

相关推荐

英雄联盟s14新版本装备一览
365不给提款流水数据异常

英雄联盟s14新版本装备一览

📅 07-28 👁️ 8552
手机手柄十大品牌排行榜
bte365娱乐场

手机手柄十大品牌排行榜

📅 07-06 👁️ 596
虚拟货币有哪些?2025最新虚拟货币排名
365不给提款流水数据异常

虚拟货币有哪些?2025最新虚拟货币排名

📅 07-25 👁️ 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