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数据发布

网上办公

  • 〖网络直报〗
  • 统计违法举报:
  • 0453--
  • 6560779
  • 0453--
  • 6560760
  • Email:
  • mdjfg@163.com
  • 统计咨询热线:
  • 0453-
  • 6560795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分析 >>

2016年牡丹江市旅游发展情况简析

时间:2017-08-08 17:01来源:贸易科 作者:金刚 点击:

随着贸旅牵动战略的深入开展,牡丹江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推进旅游产品结构转型与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取得良好成效,逐渐从旅游资源强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旅游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16年旅游业总收入实现121.8亿元,同比增长30.7%,其中外汇收入4.8亿美元,同比增长17.9%,国内旅游收入72.1亿元,同比增长22.3%;接待旅游者1860.4万人次,同比增长25.4%,其中海外旅游者73.8万人次,同比增长5.5%,国内旅游者1786.6万人次,同比增长26.4%。

    一、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1、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经过多年的扎实推进,全市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截止2016年末,全市共有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3个,3A级景区9个;星级饭店19家,旅行社97家, S级滑雪场3个,形成了避暑度假、森林、滑雪、冰雪观光、漂流探险、民族民俗、边境跨国等一大批特色旅游产品,塑造了多条精品旅游线路。

2、旅游形象显著提升。丰富的旅游产品和良好的服务质量得到游客充分认可,进一步提升了全市的旅游影响力。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宾馆、饭店综合评价得分4.66分(各项评价满分均为5分),同比增长1.5%,其中认为最好的占70.9%;对餐饮综合评价得分4.64分,同比增长1.7%,其中认为最好的占73.6%;对交通综合评价得分4.5分,同比下降0.9%,其中认为最好的占65.9%;对景点综合评价得分4.67分,同比增长1.7%,其中认为最好的占70.9%

3、个性化旅游需求发展迅猛。随着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市旅游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常态化旅游需求增长较快,以公务、商务为主的中上和高端消费大幅减少,公务和会议旅游消费继续下滑。调查结果显示,以会议为目的的旅游仅占0.9%,商务为目的的占6.4%;出游组织方式上,单位组织的仅占2.1%,结伴出行、参加旅行社、个人出游分别占24.6%、34.4%和36.4%。随着交通的便捷、私家车的普及,出行方式上由团体游为主转变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更为自由的自助游方式出行,彰显个性化旅游的度假休闲游和乡村游等旅游产品受到热捧。调查资料显示以休闲旅游和度假为目的游客占71.3%;其次是探亲访友,占17.1%。游客选自驾游比重越来越大,占全部的39.9%。

4、消费质量进一步提升。随着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大众化旅游的到来,我市旅游人数和旅客人均消费稳步增长,旅游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对牡丹江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加大,旅游指标在省内仅次于哈尔滨市,位居第二位,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根据抽样调查测算,国内游客在我市的平均停留天数为2.1天,基本持平,人均花费为807.9元,同比增长13.0%;其中外来游客人均花费1990.5元,本市游客人均花费554.6元,休闲游平均花费378.7元,自驾游平均花费576.9元,同比分别增长12.0%、5.2%、16.6%和21.7%

5、冰雪旅游受热捧牡丹江冬季旅游逐渐形成规模,成为牡丹江旅游业发展又一新的增长极。镜泊湖的梦幻雪堡、壮观冰瀑、神秘的萨满村落,雪村雪乡等冬季特色旅游景点,通过大力宣传和打造,吸引了大批游客,冬季旅游人数达到440万人,同比增长21.0 %,仅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42.8万人次,同比增长22.3%;实现旅游收入10989万元,同比增长24.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旅游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与我市开放型城市建设的需求相比,旅游产业在产业融合、市场化、专业化等诸多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旅游带动辐射作用未得以充分发挥。

1、同质化、低层次竞争造成一定的优质资源浪费。东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冰雪、生态、边境、文化等资源在小区域上差别不大,容易出现同质化竞争。同时,由于产业项目投入不足,使项目开发处于低水平层次,既造成资源浪费,又竞争力不强。  

2、旅游产品开发无法满足旅游消费的需求。当前人民群众旅游消费热点由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变,牡丹江现有旅游产品大多数仍以传统观光为主,各个景区建设情况参差不齐,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产品开发与国内先进旅游地景区差距较大,难以应对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和结构性短缺。据调查结果显示,旅游消费中交通占28.2%,住宿占9.7%,餐饮占21.6%,游玩占22.1%,购物占18.4%,游客消费结构中吃住行仍占6成左右。

3、体制因素进一步影响旅游产业市场化运作步伐。牡丹江众多旅游资源分属森工、农垦等施业区内,受行政管理体制影响,旅游产业发展处在各自为政的发展中,相互间的协调配合尚未达成默契,无法形成全市统一的产业发展格局。

4、设施瓶颈制约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首先在交通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市在不断的增加航线和铁路车次,但与旅游发展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铁路、航空直达客源城市的车次、航班少,机票折扣少,公路跨省旅游客运受限,还有主要景点与市区客运联系不畅,导致旅行循环和延伸不畅。其次在宾馆、公厕等基础服务设施方面,难以应对旅游旺季需求,甚至是餐饮都影响旅游质量。

三、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继续做大旅游业规模,着力提升旅游综合效益。以旅游产业为先导,通过整合、提升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融合,做大做强旅游业规模,实现旅游多元化发展,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推动旅游产品结构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疗养等复合发展转变。

2、加大景区软硬件环境建设。在硬件基础建设方面,一是深入开发景区游乐项目,完善游玩娱乐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景区及旅游服务接待能力;二是加大交通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设立开通几条旅游公交路线,将城市周边景点串联起来,形成几条流动的旅游宣传风景线,同时增加市区-景点、景点-机场等直达大巴,这样不仅方便游客出行,也增加了我市的旅游城市氛围;三是大力推进智慧旅游,逐步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实现从提供基本服务向高品质精细化服务的跨越。在景区软环境建设方面,一是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加强“互联网+”应用,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各地旅游景点和景区内部实时调控;二是重点保障交通通畅和餐饮、住宿等旅游设施卫生条件,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努力提升牡丹江市的旅游环境和形象。

3、继续创新旅游发展方式,着力提升旅游发展质量。注重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改变旅游购物“短腿”现状。景区附近建设一批吃住行、游娱购为一体的综合性街区或综合体,为国内外游客到牡丹江度假旅游、休闲消费提供满意的服务,让每一位游客做到住的舒心、玩的开心、吃的放心。

4、继续优化旅游环境,着力打造良好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强化旅游标准化管理。贯彻实施国家标准,推广应用乡村旅游标准、旅游购物店和旅行社规范等已出台的标准。二是坚持依法治旅。深入开展旅游市场规范整顿工作,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三是建立社会监督网络。完善旅游投诉处理系统,全面、及时处理游客投诉,及时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四是强化旅游人才培养。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懂经营、会管理、能创新的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