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引言: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5周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入世是中国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开始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它意味着中国经济各领域要直面国际竞争。它代表着中国愿意接受世贸规则,甚至愿意改变自己的规则而按照国际规则来与世界各国在同一竞技场上竞赛。中国的入世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事情,也同样对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短评:在中国过去40年的发展历程中,加入世贸组织绝对值得大书特书。如果把中国比喻成一个人的话,入世就如同成年礼。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走过了童年和少年,而加入世贸,中国经济各行各业都要面对外来的竞争,尤其是许多行业失去了国家政策性的保护。这就像是一个18岁的孩子,从此要离开父母羽翼的呵护,而独立地去面对社会面对世界。虽然孩子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挫折乃至失败,可能会被摔打的鼻青脸肿伤痕累累,但是,只有经过摔打和磨练,孩子才能学到生存的能力,才能成长。更重要的是,孩子必须学会遵守规则,才能融入人群融入社会,也才能承担起应尽的责任。许多中国企业正是从入世起,才学会了如何遵守国际规则,并进而从规则中学到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走入社会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人生阶段。融入世界经济也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挑战。这正是入世对中国的意义。
入世肯定会对一些行业和人群带来冲击,有些甚至是致命的。但是,入世并没有像一些人担忧的那样令整个经济崩盘。恰恰相反,中国的经济愈加稳健,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愈加有竞争力,它们施展拳脚的天地也变得更大了。中国的整体经济好了,也会为更多的人创造更多的机会。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是有目共睹。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无限商机。中国也成了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遗憾的是,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倾向有所抬头,自由贸易和全球化面临挑战。保护民族产业、保护本国的就业是保护主义者们高举的大旗。一旦祭出这个旗帜,他们也的确很容易得到国内民众尤其是民族主义者的叫好和支持。对于一些政客来说,保护民族产业和国内就业是顺手拈来非常方便的竞选工具,尤其是当经济陷入衰退和困境的时候,人们往往更容易也更愿意把全球化当成替罪羊。他们会说是外来的产品击垮了我们的民族产业,抢走了我们的饭碗。保护主义者往往以更爱国而自居,这样就把对手推向了爱国的对立面,弄得他们有口难辩。其实,保护主义只不过是机会主义分子和一些政客们的工具,他们利用民众对经济不景气的怨气而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保护主义是一种非常短视甚至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一个国家的产业不直面国际竞争而是把它保护起来,看似是爱护它,其实,是在害了它。在保护民族产业不受外来冲击时,也就让它失去了竞争能力。长此以往,民族产业非但没有壮大,反而可能因为失去竞争的压力而变的越来越弱。终有一天,本国经济会难以阻挡外来的压力而轰然崩塌。
某些西方发达国家指责中国是搭了全球化的顺风车,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中国肯定受益于全球化,但绝不是唯一的受益者,更不是免费搭了顺风车。中国为加入世贸也是做了很多让步甚至是牺牲了很多利益。中国的发展更多的还是靠自己的努力。中国不仅从国际贸易中获利,同时也为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实,一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才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他们不需要往远处看,只需回头看看自己的历史就会发现,从大航海时代开启全球化序幕起,西方国家就从掠夺占有全球资源、开拓全球市场中赚得盆满钵满。各个时代曾经独领风骚的西方大国哪一个不从全球贸易中获利?如果没有海外市场,西方国家也不可能成为今天的发达国家。如果大家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都抵制自由贸易和全球化,历史起码要倒退几个世纪!